快速止血对战创伤急救至关重要,其中止血带止血一直作为战场救治的首选方式。随着战场损伤形式的改变和止血观念的发展,急救止血技术从物理止血向化学止血、生物止血转变,现已有多种新型止血材料和止血方法被研发出来并获得应用。新型急救止血技术以特殊止血物质—沸石为核心,具有迅速、方便、高效、不良反应小及预后好等特点,且适用于传统止血手段效果不佳的情况(如内出血、凝血障碍等)。

一、急救止血观念

目前,现场止血在强调“紧急”的同时,开始注重“精准”和“高能”,致力于提高伤者生存能力甚至快速恢复正常工作能力。新的急救止血观念主要包括损伤控制、治疗凝血障碍、康复归队。

(1)损伤控制。得益于紧急救治,战场阵亡逐渐减少,但后续损伤控制不佳导致的伤死(diedofwound,DOW)却不断增多。研究表明,失血过多是战创伤后并发症多发的首要起因,包括近年颇受重视的致死三联征(低体温、酸中毒和创伤性凝血障碍)。据美军统计,两次对伊战争中有30%以上的DOW可避免(potentiallysurvivable),有效控制失血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2)治疗凝血障碍。战创伤导致大量失血的同时容易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增加出血控制难度。约38%的战创伤都有不同程度的急性凝血障碍且需要输血,平时创伤中也约有25%在后送前发生凝血障碍,而传统止血技术对此无法奏效,能否治疗凝血障碍成为新型止血剂的重要评价因素。

(3)康复归队。现代战争突出小作战单元的特点使得每名军人都有不可或缺性,降低战时减员和缩短战创伤愈合时间对失血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康复归队观念致力于使轻伤士兵在自救后保持战位,止血效果不受运动影响,确保生存能力和战斗力。

二、Zeolite作为止血材料中的有效应用

沸石是一种具有“分子筛”特性的天然硅铝酸盐矿石。作为致聚剂的代表,其特点是在伤口处可选择性地吸收血液中的水分子,而不吸收其他成分,致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浓缩;同时,吸水产热能增强血小板的凝聚速度和凝聚能力,释放的钙离子可作为凝血反应的辅助因子,显著提高大面积、严重战创伤者的生存率。以沸石为有效成分的止血剂最早用于伊拉克战场,其可应用于躯干、头颈等部位,挽救了大量战伤者生命。但是,沸石因其吸水大量放热,极易灼伤组织,且呈粉末状而难以用于大风环境。

我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的“速效止血粉”(血盾)以沸石为有效成分,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其平均止血时间为30s,其作用机制类似QuikClot○RCG,目前已正式列装。针对医用胶涂抹于伤口的给药方式会导致止血膜不均匀、易破裂而发生再出血的情况,Jiang等设计了一种气流辅助原位静电纺丝装置,可将α-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原位电纺成微纳米纤维,并在气流导向下精确、均匀地沉积到伤口表面形成致密薄膜,动物实验显示将其应用于小型创口可在短时间内(2~20s)快速止血,大型创口可在1~2min内止血。李云龙等研究了不同离子交换的沸石在蛋白质环(proteincorona)形成前后的凝血时间,结果表明钙离子交换的沸石具有较好的促凝血活性,其凝血时间约110s。当表面形成蛋白质环之后,材料的凝血时间进一步降低至10s左右,说明蛋白质环的形成可以大大提高沸石的促凝活性。利用这一纳米材料-生物体系的相互作用,该团队改变沸石材料原本的纳米结构以及它的组成成分比例,研制成新型沸石止血剂,在提高止血效果的同时解决了沸石放热灼伤组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