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是河流污染治理的备选方案之一。在工程实践中,通常按水流方式将人工湿地分为表面流型人工湿地、水平潜流型人工湿地和垂直流型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技术的优势在于:1)可实现无动力、无新投物料运行,运行过程中人为介入较少,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运行成本和技术复杂性,适用于农村地区对成本和技术的考量;2)人工湿地可充分利用农村的地形特点,因地制宜建设,也可利用农村已有的水塘、涝池等实施改造,简单易行,同时自身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3)体现了生态治水理念,采用人工湿地治理源头(生活点源和农业面源)、支流、主流湿地回归的系统工程,可共同构建农村水污染防治综合体系,最终还河流于自然。

污水水质需通过现场调查得到,但考虑到人工湿地处理能力和保障处理效果,进水水质建议参照执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5―2010)的有关规定,系统进水水质应满足表2要求。

人工湿地建设以选择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和制定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为前提,施工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场地清理阶段,尽量在综合利用的技术上做到挖填土方平衡,挖土可考虑用作表面流型湿地的种植土、防渗黏土等。

(2)为保证整个湿地的均匀配水和控制水流路径,中小型湿地系统进口和出口可在整个宽度上布设穿孔管或开槽岔管,进水口岔管的安装位置应易于管理人员进行水流调节和维护管理。

(3)基质选择应尽量就近取材,植物选择应优先选择本土物种。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处理废水的技术方案,体现了人们向自然学习和回归自然的有益探索,同时兼备全生命周期的成本优势,与农村地区的客观要求有较高契合度,应用空间广阔,效益发挥显著,必将成为重建良好生态、构建美丽农村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