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复中,重金属通过溶解、凝聚、沉降等各种反应形成的存在形态及化学性质决定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及对人体的危害程度,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决定了迁移转化特点、危害程度以及污染的性质。重金属大多数是属于具有独特的可变价态的过渡性元素,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土壤修复中我们得知重金属价态不同,它的毒性和活性也不同。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受其组份以及理化特性的影响,所以特别复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态 :

①可溶态;

②交换态:可进行离子交换以及专性吸附是这种形态重金属的特征。这种形态的重金属可以在阳离子的溶液中被释放出来,可以直接在土壤中被生物吸收 。

③碳酸盐结合态 :通过较为温和的酸就可以将其释放的沉淀或共沉淀的活性形态重金属,也可以称为生物有效态重金属;

④锰铁结合态:在土壤氧化物中共沉淀或是专性吸附,但是在还原状态下可以被释放到土壤里。

⑤残渣态:在矿物晶格中包含的重金属形态,较难迁移和被生物利用,对于环境来说是比较安全的,只有在遇到酸、螯合剂或者微生物时才会被释放到环境中,对生态产生影响。

⑥有机结合态:重金属在这种形态下的含量会受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以及配位基团含量的影响,而且金属离子的外层电子轨道形态也可以影响它。 所以,研究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对于污染治理方法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迁移现象土壤胶体的表面以及矿物质颗粒的中都是土壤重金属经常存在的位置,重金属化合物可以将土壤重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螯合物通过沉淀和溶解作用产生迁移转化。水可以作为土壤中重金属离子迁移的媒介。重金属的一些形态会在植物代谢的作用下被植物体吸收并积累到身体内部。土壤中微生物的吸收以及土壤中其他动物的代谢都可以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发生迁移。根据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可以进行分析,并得出有效的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基本原理就是将土壤中的重金属清除干净或者改变它的存在形态,使其不能被动植物吸收到体内。